镇江历史(镇江历史沿革)
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镇江历史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镇江历史沿革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1镇江名字的由来
镇江叫镇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地名由来与祈望:镇江北部沿江地带地势低洼,历史上常受水患困扰。为了表达祈望避免水害的美好愿望,百姓们在水名之前加上了吉祥词,从而得名为镇江。
饮誉中外的美食“镇江大排”,是不少人对镇江的首先印象。但是,镇江这座城市的名字,却并非源于美食。据传,镇江的原名为“句容”,而“句”是指岸边建有堰(音同“句”),而“容”是指容水之意,因此得名“句容”。 历史传承 镇江作为一座古老的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镇江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两说。其一,镇江地处长江北岸,地势较为低洼,历史上常受水灾侵扰。因此,在古代,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在河流前加上了一个吉祥的字,希望以此抵御水患,故得名镇江。其二,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当时的统治者将润州改名为镇江府。
2镇江发生过什么著名的历史事件?
1、鸦片战争期间,镇江之战名噪一时。1842年7月,英军逼近镇江,清朝参赞大臣齐慎与湖北提督刘允孝带领军队城外布防。副都统海龄指挥旗兵和绿营兵据守城内。18日,英军开始大规模攻城。海龄指挥部队奋力抵抗,坚守城池两夜。英军采取策略攻击北门,同时猛攻西门,最终突破防线。
2、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开镇江为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1861年)正月,英国参赞巴夏礼与镇江地方官员签订租地批约,在城外银山门一带设 英租界。三月,设立海关。是年镇江正式开埠。咸丰十一年(1861年)英商宝顺洋行在镇江设代理点,为外商在镇江所设的第一家洋行。
3、镇江之战,鸦片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42年7月(道光二十二年六月)英军逼近镇江,清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军防守城外,副都统海龄(满族)率驻防旗兵千人及绿营兵六百人据守城内。7月21日(六月十四日)在城外守军败退后,英军大举攻城。海龄督军力战,坚守两昼夜。
4、宣统元年(1909)端午节前后,镇江发生了一件震惊社会的事件。住在杨家巷的庄镜蓉的儿媳张氏,被他逼奸致死,而张氏家族向地方当局申诉未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唐邦治、叶玉森两位以“学界中人”身份,于七月初(8月)在节孝祠(今镇江市旅游学校校址)为张氏举行追悼大会,以此维护风化,纪念贞烈。
3镇江历史简介50字
龚自珍写诗的故事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因不满朝政,弃官离开京城回家乡浙江仁和。一路上,田园荒芜,商业衰败,人民困苦不堪,龚自珍摇头叹息。有一天,龚自珍走到镇江的南郊,看见一群人正在这里举行仪式,向玉皇大帝及雨神祈求降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握笔凝思,准备写祈雨的文章。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
宋江在智取润州(今镇江)后,由卢俊义攻打宣州、湖州,他自己向常州、苏州进军。当时苏州为三大王方貌占有,统领八员战将,名为八骠骑,共有五万兵马。宋江率军到了苏州城下,即派出八员大将与八骠骑对敌。朱仝把八骠骑之一苟正刺下马来,初获小胜。三大王“准备守牢城池”。
作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
王湾是洛阳人,生于中唐,“尝往来吴楚间”。“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好了,关于镇江历史和镇江历史沿革的分享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通过这篇文章了解的如何了?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没有问题,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