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

2023-01-01 科普 141 作者:佚名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本文目录:

2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什么意思啊?

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为PTSD。四大典型症状为:反复体验创伤性事件——闪回(flashback);回避与创伤事件有关的刺激,或情感麻木;心境和认知改变;警觉性增高。

诊断

PTSD的具体诊断标准如下[1]:

A 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创伤或性暴力:

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亲密的朋友身上发生了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事故的。

反复经历或极端接触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员收集人体遗骸;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关。

B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

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的和侵入性的痛苦记忆。

6岁以上儿童,可能通过反复玩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主题或某一方面来表达。

反复做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注:儿童可能做可怕但不能识别内容的梦:

分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的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注: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重演特定的创伤。

接触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显著的生理反应。

C 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地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回避或尽量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

回避或尽量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有关的痛苦记忆、思想或感觉的外部提示(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D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分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性放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神经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愧)。

显著地减少对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E 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显著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开始或加重,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的行为。

过度警觉。

过分的惊跳反应。

注意力有问题。

睡眠障碍(例如,难以入睡或难以保持睡眠或休息不充分的睡眠)。

F 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1个月。

G 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H 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治疗

治疗也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新技术治疗等方法。

心理治疗

集体治疗:集体经历

行为疗法:主要采用暴露疗法的技术,放松法

认知疗法:改变认知

暴露疗法

心理学上确实有让有PTSD的来访者重新回想、重新思考和认识创伤意义的治疗方法——暴露疗法。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当人选择回避引发恐惧的线索和刺激时,就不会那么焦虑害怕了,于是这样的负强化让人更多地做出回避行为。然而,这些行为虽然让人短期内远离了恐惧,但也让刺激和恐惧反应的反联结更强了,反而会使得恐惧症状加剧。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如果将人反复暴露在能够引发创伤性记忆的环境中,但这一环境是确保完全安全的,那人就会达成习惯化,最终改变恐惧图式,不再把这种情境跟恐惧联结在一起。这样将人反复暴露在引发创伤记忆又确保安全的情境下来治疗PTSD,就是PTSD的暴露疗法。[1]

暴露疗法往往要花费多次,如9-12周中每周一次,每次90-120分钟,并且需要做1-2次铺垫后才开始正式的治疗阶段[2]。暴露也分为想象暴露和现场暴露指导,其中想象暴露的时长一般更长一些。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并不需要真的回到创伤发生的地点,而是需要反复、生动地回忆创伤性的事件,同时大声地描述事件情境和经历,为了达到反复、生动的目的,治疗师还会询问细节: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你看到××的景象时是脑子里有什么想法?描述一下你闻到了什么气味?——是不是听起来很心疼?确实,来访者在回忆和描述时会很难受,但是这种难受并不危险,因为回忆中的人和事不会再次真正地出现了,不会真的再来伤害自己。[2]

暴露疗法的重点在于,确保安全。[3]

这也正是暴露疗法最受争议的一点:如何能确保真正的安全?对求助者的“无伤害”原则是治疗中基本的伦理原则,万一在暴露疗法的回忆中,来访者的极度恐惧情绪来袭,让他再次体验到失控感,怎么办?万一强化了创伤性记忆与恐惧、内疚等情绪反应的匹配,造成“二次创伤”……这也正是暴露疗法的最大争议点。[4]

药物治疗

赛乐特,左洛复

新技术疗法

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

利用VR技术辅助脱敏法[5]

3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英文简称PTSD,是指一种在经历了重大创伤性事件过后产生的生理及心理病变的应激反应障碍。一般情况下,此疾病的患者及许多其他种类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脑内杏仁核持续处于激活警觉状态,体内压力激素水平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患者体内压力激素的持续释放会导致个体产生情绪处理能力的偏差,严重时甚至出现恶劣行为偏差,或者出现人格解离现象,伴随着肢体僵硬和失忆症状的产生。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因为某些重大的打击,导致了情绪出现崩溃或者麻木的现象。

PTSD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家庭、社会心理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受教育水平、应激性生活事件、个性特征、防御方式、童年期创伤、家庭暴力、战争、社会支持等)和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内分泌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

PTSD最常见的心理状态就是长期或经常性抑郁,胆怯,暴怒等极端情绪的表达。可以说所有的负面情绪的失控都可以在PTSD患者身上找到全部或者部分的表达。其中情绪反复无常是一种很明显的标志之一 。

PTSD的典型症状

1、创伤性再体验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思维、记忆或梦中反复、不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也可出现严重的触景生情反应,甚至感觉创伤性事件好像再次发生一样。

2、回避和麻木类症状

主要表现为患者长期或持续性地极力回避与创伤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拒绝参加有关的活动,回避创伤的地点或与创伤有关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现选择性遗忘,不能回忆起与创伤有关的事件细节。

3、警觉性增高症状

主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可伴有注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虑情绪。

4、其他症状

有些患者还可表现出滥用成瘾物质、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杀行为等,这些行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为应对方式的表现。同时抑郁症状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见的伴随症状。

5、儿童PTSD的症状特征

儿童的创伤性再体验症状可表现为梦魇,反复再扮演创伤性事件,玩与创伤有关的主题游戏,面临相关的提示时情绪激动或悲伤等;回避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分离性焦虑、黏人、不愿意离开父母;高度警觉症状在儿童身上常表现为过度的惊跳反应、高度的警惕、注意障碍、易激惹或暴怒、难以入睡等。而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其PTSD的表现也可能不同。

案例一:

在灾难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父母。

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怀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候,5岁的小铭(化名)突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身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开口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还是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开口说过一句话。

妈妈回忆说,那天中午小铭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发生时,老师们赶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安全,可是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还是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纷冲向幼儿园寻找自己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误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过程中更加恐惧惊慌。由于妈妈自己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方向奔去,那里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两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联系到爷爷奶奶了。

自那以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医院找过亲人和朋友,没有一步离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场面。渐渐地,小铭很少开口说话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单的交流,在见到他人时都是回避躲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父母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

案例二:

某,女,28岁,山西人,大连市某杀人游戏吧工作人员。张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源于距咨询日期半年前的一次暴力袭击,受袭击后面部青肿、眼底出血,1个月后身体基本康复。但随后出现PTSD的躯体反应,距咨询日期一个月症状变得严重。来访者自诉极端的不安全感:

不敢出门怕有人害自己,即便在家也担心有人会找到自己报复,一点声响也会被吓到:经常会想起经历的暴力事件,极度恐惧;有时会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浑身冷汗、瘫软在沙发上不能动弹、有濒死的感觉,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头痛、失眠、没有食欲,睡眠过程中有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出事了;从前非常亲密的朋友,现在也觉得很陌生;当咨询师试图了解其这段经历时,来访者面露恐惧,眼睛失神;

来访者曾通过法律手段将袭击者告上法庭并得到了相应赔偿,但也因此而害怕袭击者会再次施暴。来访者已经不能在原单位工作,也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紊乱。

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常应用三环累抗抑bai郁剂和5-羟色胺再摄取剂,其治疗方法、使用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等遵医嘱。

2、心理治疗

一、危机干预技术

包括:1、支持性心理治疗,支持患者的心理状态;2、学习新的应对方式,以合理的应对方式治疗危机对身体、心理的损伤;3、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身的能力和可以帮助自己的社会资源,以增加信心;4、对抑郁症状的心理治疗等;5、实施积极心理治疗,鼓励患者面对事件,表达、宣泄负面情感,帮助患者应对负面事件。除心理医生的心理干预治疗外,还要发动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

二、患者自我心理调节

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最终要靠患者自己,在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中,建议患者运用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患者不但是症状的忍受者们更是心理障碍的治疗者。

三、社会支持

让患者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斗争中,感到不适自己在孤军奋战,社会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患者家人应理解、帮助患者,但不过于替代、溺爱患者;同事、朋友、邻里应理解、帮助患者、而不是嘲讽、厌恶患者。让患者在人际和谐的氛围中,感到温暖和力量,这实际也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组成部分。

预后

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迁延和反复发作的特点,是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差的应激相关障碍。

患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后,至少有1/3的患者终生不愈,丧失劳动力,一半以上的患者会伴有物质滥用、抑郁、各种焦虑相关障碍及其他的精神障碍。

治愈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自杀率非常高,约为普通人的6倍。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约1/3的患者恢复良好,约1/3有一定程度恢复,而仍有约1/3的患者会转为慢性病程,终生不愈。

4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在经历或目睹创伤性事件之后。

简单地说,PTSD的核心症状有三组,即:闯入性症状、回避症状和激惹性增高症状。

常常表现为:不断闪回过去的画面、回避相关刺激、甚至对事件当时的记忆出现模糊、警觉性增加、可表现焦虑、恐惧症状、快感缺失、烦躁、攻击性增强等,且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

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病程也长于男性。

另外,决定是否能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因素,不是创伤类型及严重程度,而是个体对创伤性事件的想法与感受。

药物可用于治疗创伤后相关症状,心理咨询可以调节失调的情绪反应,帮助患者从失能状态变为正常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80%的PTSD患者可能存在符合至少1种其他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症状。(PDST详细判断标准见下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DSM-5详细诊断标准

A.以下述1种(或多种)方式接触于实际地或被威胁的死亡、严重的伤害或性暴力:

1.直接经历创伤性事件。

2.亲眼目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创伤性事件。

3.获悉亲密的家庭成员或朋友身上的创伤性事件。在实际的或被威胁死亡的案例中,创伤性 事件必须是暴力的或意外的。

4.反复经历或极端暴露于创伤性事件的令人作呕的细节中(例如,急救人员收集人体残骸; 警察反复接触虐待儿童的细节)。

注:诊断标准A4不适用于通过电子媒体、电视、电影或图片的接触,除非这种接触与工作相 关。

B.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存在以下1个(或多个)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闯入性症状:

1.创伤性事件反复的、非自愿地和闯入性的痛苦记忆。

2.反复做与内容和/或情感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痛苦的梦。

3.解离性反应(例如,闪回),个体的感觉或举动好像创伤性事件重复出现。(这种反应可 能连续出现,最极端的表现是对目前环境完全丧失意识。)

4.暴露于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时,产生强烈或持久的心理痛苦。

5.对象征或类似创伤性事件某方面的内在或外在线索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

C.创伤性事件后,开始持续回避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刺激,具有以下1项或2项情况:

1.回避或努力回避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想法或感觉。

2.回避或努力回避能够唤起关于创伤性事件或与其高度相关的痛苦记忆、想法或感觉的外部线索(人、地点、对话、活动、物体、情景)。

D.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认知和心境方面的负性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或开始后加剧,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通常是由于解离性遗忘症,而不是诸如脑损伤、酒精、毒品等其他因素所致)。

2.对自己、他人或世界持续夸大的负性信念和预期(例如,“我很坏”“没有人可以信任”“世界是绝对危险的”“我的整个精神系统永久性地毁坏了”)。

3.由于对创伤性事件的原因或结果持续性的认知歪曲,导致个体责备自己或他人。

4.持续性的负性情绪状态(例如,害怕、恐惧、愤怒、内疚、羞耻)。

5.明显地减少与重要活动的兴趣或参与。

6.与他人脱离或疏远的感觉。

7.持续地不能体验到正性情绪(例如,不能体验快乐、满足或爱的感觉)。

E.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警觉或反应性有明显的改变,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或开始后加剧,具有以下2项(或更多)情况:

1.激惹的行为和愤怒的爆发(在很少或没有挑衅的情况下),典型表现为对人或物体的言语或身体攻击。

2.不计后果或自我毁灭行为。

3.高警觉。

4.过度的惊跳反应。

5.注意力问题。

6.睡眠障碍(例如,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休息不充分的睡眠)。

F.这种障碍的持续时间(诊断标准B、C、D、E)超过一个月。

G.这种障碍引起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H.这种障碍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如药物、酒精)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

5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指个体受到异常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强烈的无助、恐惧、焦虑或厌恶等心理反应。 常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通常延迟在事发1个月后,有些则在创伤后数月至数年延迟发作。

PTSD 最初被认为是战争创伤所引起的,现在已经扩展至更多的生活事件,如暴力、性侵犯、虐待、重大交通事故,以及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

PTSD的症状特点:

1、反复体验 :不需刺激和相关引发物,PTSD病人即可再次生动体验创伤情境,表现为在意识中创伤性事件反复闯入性,伴随痛苦记忆,被称为侵入性回忆或闪回。创伤体验有时可出现在梦中。这种反复体验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一方面,个体难以预料事件的发生,难以控制发生的时间和次数;另一方面再一次的闪回如同再一次经历创伤。

2、回避与情感麻木 :这是 PTSD的核心症状,个体试图在生理与情感上远离伤痛。创伤常引发非常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紧张和焦虑,这些情绪常可持续终生。为了避免如此强烈的负面情绪,许多PTSD病人在生活中常表现为情感体验受限,同时对创伤事件的回避可以短暂缓解痛苦。情感麻木及回避使PTSD病人间接受益,并不断强化其行为。病人出现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冷淡,兴趣范围缩小,对创伤有关的人和事出现选择性遗忘。

3、过度警觉: 在创伤事件发生后早期,此症状最为普遍,个体出现过分警觉、易激惹或易怒、惊跳反应、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4、发病时间 :  症状常在创伤事件后数日至数月发病,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年迁延不愈。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tags:

关于我们

财广雨轩策划百科每天更新各类行业经验知识问答,不定期的更新行业经验问答,经验知识解读,生活经验知识科普,以及各种百科经验知识等,学知识,涨见识,就来财广雨轩策划经验网!

最火推荐

小编推荐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0-2022 财广雨轩策划 · 网站地图 · 内容地图 · XML地图 ·白山市浑江区财广百货店 版权所有 备案:吉ICP备2022009124号-5,